本文是学习GB-T 30425-2013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水冷却设备.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水冷却设备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水冷却设备(以下简称冷却设备)。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
GB/T 3859.1 半导体变流器 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 第1- 1
部分:基本要求规范
(GB/T 3859. 1—2013,IEC 60146- 1- 1:2009,MOD)
GB/T 4025 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 指示器和操作器件的编码规则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799.2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GB/T
17799.2—2003,
IEC 61000-6-2:1999,IDT)
GB 17799.4—2012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工业环境中的发射(IEC
61000-6-4:2011,IDT)
GB/T 22075 高压直流换流站可听噪声
GB 50050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 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ISO10816-1 机械振动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定机器振动
第1部分:总则(Mechanical vibration—Evaluation of machine vibration by
measurements on non-rotating parts—Part 1:General
guidelines)
GB/T 385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冷却媒质 cooling medium
从冷却设备或热交换器中把热量带走的液体(例如水)或气体(例如空气)。
3.2
热转移媒质 heat transfer agent
在冷却设备中把热量从热源转移到热交换器的液体(例如水)或气体(例如空气)。该热量将由冷却
媒质从热交换器带走。
3.3
间接冷却 indirect cooling
借助热转移媒质将热量从被冷却部件转移到冷却媒质的冷却方法。
GB/T 30425—2013
3.4
强迫循环 forced circulation
强迫冷却 forced cooling
利用压缩机、风机或泵使冷却媒质或热转移媒质循环的方法。
3.5
去离子水 de-ionized water
去除了呈离子态杂质后的水。
3.6
内冷却水 inside coolant
使用水作为热转移媒质。可包括去离子水或去离子水与一定比例有机防冻剂的混合液。
3.7
外冷却水 outside coolant
使用水作为冷却媒质。可包括去离子水、自来水、工业循环冷却水等。
3.8
传热系数 coefficient of heat transfer
K
在稳定传热条件下,热交换器中的围护结构两侧流体温度差为1 K,1h 内 通 过
1 m² 面积传递的
热量 。
3.9
对数平均温度差 logarithmic mea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m
热交换器一端的温度差(热转移媒质流出热交换器时的温度减去冷却媒质流入热交换器时的温度)
减去其另
一端的温度差(热转移媒质流入热交换器时的温度减去冷却媒质流出热交换器时的温度),与
这两个温度差之比的自然对数的比值,见式(1)。
style="width:4.48007in;height:0.68002in" /> ………… …………… (1)
式 中 :
△Tm— 对数平均温度差,单位为开尔文(K);
Th —— 热转移媒质流入热交换器时的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h₂— 热转移媒质流出热交换器时的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 。 — 冷却媒质流出热交换器时的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₂ — 冷却媒质流入热交换器时的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冷却设备的冷却容量(kW) 可在下列数值中选取,或由供需双方协商:
50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150、4000、5000、6300。
冷却设备的型号编制办法见图1。
GB/T 30425—2013
style="width:6.71341in;height:4.13996in" />W
F:强迫冷却
说明字符 V:蒸发冷却
N:自然冷却
— —流量(t/h)
— —冷却容量(kW)
—
—冷却媒质style="width:0.9249in;height:0.67192in" />
— —热转移媒质(去离子水)
— —冷却设备
图 1 冷却设备型号
示例:LWW 3000-200F 表示水-水冷却设备,冷却容量为3000kW,流量为200
t/h, 冷却方式为强迫冷却。
包括:
a) 全封闭户内,微正压,带通风和空调;
b) 温度为10℃~50℃;
c) 相对湿度不大于60%;
d) 无导电或爆炸性尘埃,无腐蚀金属或破坏绝缘的气体或蒸汽;
e) 无剧烈振动或冲击。
包括:
a) 温度为5℃~40℃;
b) 相对湿度不大于90%;
c) 无导电或爆炸性尘埃,无腐蚀金属或破坏绝缘的气体或蒸汽;
d) 无剧烈振动或冲击。
包括:
a) 污秽等级:≤c 级;
b) 地震烈度:符合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设计;
c) 最低环境温度: -40℃;
d) 最高环境温度:+45℃;
e) 海拔不超过1000 m。 当冷却设备在高于1000 m
海拔的地区使用时,应考虑海拔的影响。
采用水-水冷却方式时,外冷却水水质及循环水处理工艺应满足 GB 50050
中的要求,外冷却水的补
充水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溶解性总固体:≤1000 mg/L;
GB/T 30425—2013
b) pH 值:6.5~8.5;
c) 硬度(以CaCO。 计):≤450 mg/L;
d) 氯化物:≤250 mg/L;
e) 硫酸盐:≤250 mg/L;
f) 细菌总数:≤80 CFU/mL。
动力电源宜采用双路交流电源供电,电压波动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频率波动不超过额定频率
的±2%。
控制电源宜至少采用两路直流电源供电。
冷却设备应提供可靠接地。
冷却设备技术数据按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技术要求提出,
一般包括功率损耗,内冷却水的电导率、
流量、进阀温度、出阀温度和换流阀单元最大压降等。冷却设备选型基本参数及配置要求参见附录
A。
内冷却水采用密闭式循环的去离子水。部分内冷却水经旁路由去离子装置去除杂质离子。内冷却
水及其补充水的水质应满足表1要求。
表 1 内冷却水的电导率和 pH 值
|
|
|
---|---|---|
|
|
|
|
|
|
|
|
|
|
内冷却水流量应在换流阀设计提出的最小流量和最大流量之间选取。
内冷却水进入每个换流阀塔的流量宜保持一致。如户外热交换器不只一组,内冷却水进入每组热
GB/T 30425—2013
交换器的流量也宜保持一致。
内冷却水的出阀温度和进阀温度应根据冷却设备的现场运行环境温度及换流阀温度要求确定。换
流阀运行时,内冷却水的进阀温度应不低于露点温度。
冷却设备应采用密闭、循环的液体冷却系统,能保证换流阀在最大设计条件和极端使用条件下的正
常运行,且应充分考虑冷却容量的裕度。
冷却设备主要包括所有相互连接的管道、管道配件、电动机、泵、冷却风机、膨胀水箱/高位水箱缓冲
系统、主循环泵、去离子装置、补水装置、热交换器、仪表、排水和排气装置、控制及保护系统以及其他必
要的设备。
冷却设备应布局合理,通风良好,远离高温或有害气体,并与构筑物协调。
包括:
a)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不低于F 级,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
b)
电压波动和频率波动在符合5.5.1规定的运行条件下,电动机仍应良好运行,在80%额定电压
情况下,仍能启动;
c) 对于有变频要求的电动机,能在要求的转速下运行;
d)
鼠笼式感应电动机在全电压下启动时,启动电流不超过满负荷正常工作电流的6倍;
e)
卧式电动机应使用耐摩擦的含润滑油的轴承。所有耐磨轴承应至少正常运行50000
h;
f) 所有电动机的转子都应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
g) 户外式电动机应是全封闭的。
包括:
a) 每个泵与其拖动电动机应一并固定在同一个单独的铸铁座或钢座上;
b) 每个泵都应通过弹性联轴器与电动机相连,所有联轴器都应有保护装置;
c) 所有泵和驱动器的旋转部分都应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d) 泵的材料选择应考虑运行环境要求;
e) 电动机功率应满足超出泵特性曲线的越限情况下最大功率的要求;
f) 所有泵的振动应符合 ISO 10816-1 的规定;
g) 所有泵的轴封应采用机械密封。
包括:
a) 风机部件都应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b)
风机的驱动部分,如:联轴器、皮带、皮带轮、齿轮、轴等,都应承受150%的额定功率;
c) 风机的轴承应使用可润滑的重负荷的滚珠轴承,转速不应大于1450 r/min。
GB/T 30425—2013
冷却设备的控制系统和关键的机电设备,如主循环泵、去离子装置、在线仪表等均应采取冗余配置
的方式,并可在线检修和更换。
冷却设备缓冲配置可采用充有惰性气体的膨胀水箱,也可采用高位水箱形式,保证循环水路的稳
定。水箱应设置水位指示,并具备缓冲内冷却水体积变化的功能。密闭式水箱应自动调节气压并保持
一定范围内的恒定。
冷却设备应设置两台主循环泵,互为备用。单台泵应满足系统设计要求,保证内冷却水以恒定的流
速流过换流阀。主循环泵应密封完好。如工作泵故障,系统应无扰动切换至备用泵运行。切换过程中,
内冷却水流量和压力不应低于最低限值。两台泵应自动定期轮换运行。换流阀运行时,主循环泵应可
手动切换。
部分内冷却水流经去离子装置去除水中的杂质离子,以维持内冷却水的电导率在规定范围内。
应设置不少于两套去离子装置,采用至少一套备用的工作方式。每个去离子装置中的离子交换树
脂的使用寿命至少应为一年。
冷却设备应设置补水装置,并根据情况设置自动、手动补水功能。补水操作应能在换流阀运行时
进行。
6.2.10 热交换器
冷却设备一般采用水-水热交换器(密闭式冷却塔)或水-风热交换器(空气冷却器)。热交换器应设
置至少一组备用单元。备用单元的切除不应影响换流阀正常运行。
6.2.11 监测仪表
内冷却回路中至少应设置:压力、流量、温度、电导率、水位等参数的在线监测仪表。采用水-水冷却
方式时,外冷却水回路中宜设置水位及水质等监测仪表。所有仪表的电磁兼容应符合
GB/T 17799.2
的规定。
6.2.12 循环水管道
冷却设备在最大设计压力下连续运行时,循环水管道应无破裂、堵塞和泄漏现象。
6.2.13 排气和排水装置
冷却设备应具备自动气水分离及排气功能。管道高点及容易积气的管段应设置手动或自动排气装
置,管道低点应设置排水装置。
6.2.14 主循环过滤器
冷却设备应设置网孔径不大于200μm
的主循环过滤器。主循环过滤器应能在不中断运行的情况
GB/T 30425—2013
下清洗或更换,其滤芯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防在冷却水冲刷下损伤。
6.2.15 控制及保护系统
6.2.15.1 总则
冷却设备控制系统相对于换流阀直流控制和保护系统应设计为一个独立的子站,能对冷却设备的
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与换流阀直流控制与保护系统进行可靠通信。
冷却设备应设置两套独立的控制系统单元,互为备用。主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应自动切换到备用
系统,且切换应是无扰动的。当主控制系统保持在运行状态时,应允许对备用系统进行维护。
6.2.15.2 冗余配置
冷却设备的交流动力电源、直流控制电源、用于输出跳闸信号的关键传感器、换流阀冷却控制系统
与换流阀直流控制和保护系统进行通信的接口等设备均应冗余配置,且切换都应是无扰动的。
6.2.15.3 电源控制
当动力电源的一路出现故障时,应切换到另一路。正常切换时,换流阀冷却控制系统不应误发跳闸
信号,且切换不应导致冷却设备中的循环泵、冷却风机等停运。如果两路动力电源全部丢失,换流阀冷
却控制系统应发出跳闸信号。
当控制电源的一路出现故障时,应切换到另一路。如控制电源全部丢失,换流阀冷却控制系统应发
出跳闸信号。
6.2.15.4 备用切换
换流阀冷却控制系统应自动对冷却设备正在运行的主循环泵、风机和其他冗余设置的机电设备进
行故障监测,并无扰动地自动切换至备用设备。
6.2.15.5 温度控制
冷却设备温度控制的设计应符合换流阀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温度控制逻辑,应跟踪换流阀的负荷
变化和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使内冷却水温度保持稳定。温度控制应包括内冷却水温度过低时的调节
措施。
6.2.15.6 控制系统的监控
冷却设备控制系统应按换流阀直流控制和保护系统的要求建立可靠的控制和保护的上行和下行逻
辑,确保换流阀冷却控制系统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接受换流阀直流控制和保护系统的各种指令。在换流
阀运行期间,如没有换流阀直流控制和保护系统的指令,冷却设备应不接受就地的退出运行指令。换流
阀冷却控制系统应将冷却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和报警信息、在线运行参数等上传至换流阀直流控制
室,并显示在监控界面上。
6.2.15.7 电气控制盘
冷却设备控制系统的电气控制盘应设有手动、自动切换开关。手动时能在盘上手动操作各机电设
备的启动、停止,自动时通过换流阀冷却控制系统监控运行。
冷却设备控制系统的电气控制盘应设置可就地操作的人机界面,显示运行参数、报警信息等,并可
对部分参数进行设置。
GB/T 30425—2013
6.2.15.8 凝露控制
换流阀的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设备现场运行环境温度和被冷却的换流阀内主要部件的温度要
求确定。根据换流阀的进、出水温度和阀厅环境温度,确定其发生凝露的可能性并进行报警和温度调
节,确保换流阀运行时,换流阀的进水温度不低于露点温度。
6.2.15.9 泄漏检测
除换流阀应设置独立的泄漏检测装置外,冷却设备控制系统也应对冷却水泄漏进行检测,并考虑温
度变化等因素判定水位变化。
6.2.15.10 外冷却水硬度监测
冷却设备控制系统应根据外冷却水硬度自动调节排放水量和补充水量。
6.2.15.11 自检功能
冷却设备控制系统应具备冷却设备故障和运行指标超过设定参数限值等基本故障的自检功能,并
进行自动调整或提示运行人员采取相应措施。监测分为报警和跳闸两种等级。控制系统对出现的故障
信息应采用总线通信或硬接点等可靠方式输出。
6.2.15.12 报警信号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冷却设备控制系统宜发出报警信号:
a) 交流电源故障;
b) 直流电源故障;
c) 控制系统单元故障;
d) 主循环泵故障;
e) 外冷却水回路机电设备故障;
f) 传感器故障;
g) 内冷却水进、出阀温度高;
h) 内冷却水进阀温度低;
i) 内冷却水流量小;
j) 内冷却水压力高;
k) 内冷却水压力低;
m) 去离子支路内冷却水电导率高;
n) 膨胀水箱或高位水箱液位低;
o) 膨胀水箱或高位水箱液位高;
p) 外冷却水水池(如有)液位低;
q) 膨胀水箱压力低(如有);
r) 膨胀水箱压力高(如有);
s) 冷却设备渗漏。
6.2.15.13 跳闸信号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冷却设备控制系统应发出跳闸信号:
a) 全部交流电源故障;
GB/T 30425—2013
b) 全部直流电源故障;
c) 全部控制系统故障;
d) 内冷却水进阀温度高于限值;
e) 膨胀水箱或高位水箱液位低于限值;
f) 冷却设备泄漏;
g) 内冷却水流量低于限值。
在额定流量下,冷却设备的换热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水-水热交换器:对数平均温度差△Tm≤5K, 传热系数K≥3500 W/(m² ·K);
b) 水-风热交换器:对数平均温度差△Tm≤8K, 传热系数K≥65 W/(m² ·K)。
冷却设备的外观要求包括:
a) 各部件安装端正、整齐,无明显偏差、松动现象;
b) 容器和管道不得有明显凹陷,焊缝无焊渣、疤痕等;
c) 表面喷涂均匀,不得有脱落、流挂、划痕、裂缝等缺陷;
d) 控制柜符合GB/T 4025 规定。
冷却设备中的电动机等电气设备与地(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0 MQ。
电气设备与地(外
壳)之间应承受2000 V 的工频试验电压,持续时间为1 min。
所有可触及金属部分与接地点之间的电阻应满足GB/T 3797—2005
中5.2.6的要求。
冷却设备的噪声应符合GB/T 22075 的规定。
冷却设备的年可用率不应低于98%。
冷却设备及其管道宜选择具有高防腐性、高防锈性和高洁净度的材料。接触冷却水的材料不宜选
择低于不锈钢(1Cr18Ni9Ti)等级。
管道内、外表面应无明显划痕、凹陷及砂眼等机械损伤。
冷却设备的设备及其管道均应采用厂内预制、现场组装的施工方式。
GB/T 30425—2013
管道安装宜平整、端正、牢固,不得过于承受拉伸或挤压。
冷却设备运到现场前应严格清洗管道。清洗后的管道内表面应清洁,无残留氧化物、焊渣、二次锈
蚀、点蚀及明显金属粗晶析出。清洗完成后,应及时密封管口。
冷却设备的试验分为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和现场试验。试验项目见表2。
表 2 试验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12°、8.3'、8.4.1° | |||
|
|
|
|
|||
|
应符合6.4的规定。
应符合6.5的规定。
GB/T 30425—2013
试验前,应断开控制柜的电源,清除测量点的油污。采用直接测量法,将仪表的端子分别与主接地
端子、柜壳(或应接地的导电金属件)连接,测量可触及金属部分与主接地点之间的电阻。测量值应符合
6.6的要求。
8.2.4.1 水压试验
冷却设备及换流阀外部的管道设计压力应不低于1.0 MPa。
试验压力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压力的
1.5倍,试验时间1
h,设备及管道应无破裂或渗漏现象(试验时,短接与换流阀塔连接处的管道)。
8.2.4.2 气压试验
对于采用气体密封的膨胀缓冲系统,应对膨胀缓冲系统设备进行密封性试验。施加正常工作压力
的1.5倍~2.0倍气压,保持12
h,在温度恒定的状态下,压力变化应不大于初始气压的5%。
测试方法如下:
a) 将电导仪、流量计、pH 计等接入内冷却水回路;
b)
启动补水装置,使管道中充满符合表1规定的补充水,记录补充水量和初始电导率;
c) 启动主循环泵,调节内冷却水流量达到额定值;
d)
启动去离子装置,调节其流量达到额定值,开始计时,观察内冷却水电导率的变化情况。当内
冷却水的电导率稳定在表1规定的范围内时,记录电导率数值、pH 值和时间。
如果在额定流量下,内冷却水的电导率和pH 值 在 4 h
内达到并稳定在表1规定的范围内,则认为
合格。
冷却设备内冷却水的水力性能通过测量水压力与流量的关系考核。
试验可根据换流阀的流量和水压差,使用近似水压差的其他部件替代换流阀进行模拟试验。
试验方法如下:
a) 将水压计和流量计接入内冷却水回路;
b) 启动主循环泵,采用模拟方法改变水压,测量进阀流量和水压;
c)
调整主循环泵出口处的阀门,测量并记录不同进阀水压下的流量(测量点应不少于5个)。
如果内冷却水管道中的流量和水压符合设计要求,则认为合格。
8.2.7.1 水-水换热型冷却设备的换热性能试验
试验方法如下:
a)
将流量计分别接入冷却设备的内冷却水和外冷却水管道,温度计分别装在热交换器的内冷却
水和外冷却水的进、出口处;
b) 启动泵,调整内冷却水流量至规定值;
c)
启动电加热器。待内冷却水温度上升至高于外冷却水温度10℃时,使外冷却水开始流动并调
节其流量达到规定值;
d)
观察各处温度计的温度,待其稳定后,记录各处的温度值。然后,连续观察10
min, 选取其中
GB/T 30425—2013
3~5个时间点记录各处的温度值。将不同时间点的温度值分别代入式(1)计算对数平均温度
差△Tm, 并计算所有对数平均温度差的算术平均值△Tm;
e) 根据内冷却水进、出口处的温度,按式(2)计算冷却容量:
Q=C×qm× △T ………………………… (2)
式中:
Q — 冷却容量,单位为瓦(W);
C - 内冷却水的比热,单位为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kg ·K)];
9m — 内冷却水的质量流量,单位为千克每秒(kg/s);
△T— 内冷却水进、出口处的温度差,单位为开尔文(K)。
f) 按式(3)计算热交换器的传热系数:
style="width:2.29329in;height:0.69322in" /> … …………………… (3)
式中:
K — 传热系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开尔文[W/(m² ·K)];
Q —— 冷却容量,单位为瓦(W);
A —— 热交换器的换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Tm— 在 d) 中得到的△Tm 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开尔文(K);
F — 修正因子,此处F=1。
如果由式(1)计算的对数平均温度差△T 和由式(3)计算的传热系数K
均符合6.3的要求,则认
为合格。
8.2.7.2 水-风换热型冷却设备的换热性能试验
试验方法如下:
a)
将流量计接入冷却设备的内冷却水管道,温度计分别装在内冷却水进、出口和风道进、出口处;
b) 启动泵,调整内冷却水流量至规定值;
c) 启动电加热器。待内冷却水温度上升至高于周围空气温度时,启动风机;
d)
观察各处温度计的温度,待其稳定后,记录各处的温度值。然后,连续观察10
min, 选取其中
3~5个时间点记录各处的温度值。将不同时间点的温度值分别代入式(1)计算对数平均温度
差△Tm, 并计算所有对数平均温度差的算术平均值△Tm;
e) 按式(2)计算冷却容量Q;
f) 按式(3)计算热交换器的传热系数 K 。 式中,修正因子 F
的值由图2选取。
style="width:1.98665in;height:1.47334in" />
7h2
style="width:5.11994in;height:2.51328in" />
P
图中:R=(Th-Th)/(T 。-T2);P=(T 。-T 。)/(Th-Th₂)
图 2 单 流 程 叉 流 式 热 交 换 器 的 修 正 因 子 曲 线
GB/T 30425—2013
如果由式(1)计算的对数平均温度差△Tm 和由式(3)计算的传热系数K
均符合6.3的要求,则认
为合格。
依据 GB/T 22075 的要求测量。
模拟运行模式和故障情况,验证冷却设备的控制和保护功能。如果试验结果符合6.2.15的规定,
则认为合格。
8.2.10 电磁兼容试验
测量冷却设备的电磁发射,并验证其供电电源回路、信号采集回路和控制回路等受到外界干扰时是
否出现误动、拒动、死机等情况。
a) 电磁发射试验:按GB17799.4—2012
试验,分别进行辐射骚扰和传导骚扰等发射干扰测试,满
足该标准应符合其第9章规定的发射限值;
b) 抗扰度试验:按 GB/T17799.2
分别进行静电放电、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冲击)、射频电磁
场辐射、射频电磁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等抗扰度试验。
8.2.11 通信和接口试验
根据换流阀直流控制和保护系统确定的通信接口要求,进行冷却设备的通信和远程控制功能试验:
a)
验证冷却设备控制系统能否准确地把报警、跳闸信号以及冷却设备运行状态和在线运行参数
等信息正确上传至换流阀直流控制和保护系统;
b)
验证冷却设备控制系统与换流阀直流控制和保护系统之间的控制动作是否正确,换流阀直流
控制和保护系统能否正确响应冷却设备控制系统上传的跳闸指令,冷却设备控制系统能否正
确响应换流阀直流控制和保护系统下传的运行和停运指令等。
冷却设备与换流阀直流控制和保护系统之间的通信正常,上传信息正确,下传指令得到及时响应,
则认为合格。
8.2.12 连续运行试验
在各单项试验合格之后,进行整机连续运行试验。
试验期间应记录冷却设备运行参数。
启动整机运行,调整流量、压力、电导率等达到并维持在额定值,观察电动机、泵、风机和热交换器等
主要部件运行是否正常。
试验时间48 h。
试验期间无渗漏发生,控制和保护设备工作正常,则认为合格。
出厂试验项目见表2。
除连续运行试验时间为6 h 外,其他按8.2的规定进行。
现场试验项目见表2。
GB/T 30425—2013
除连续运行试验时间为72 h
以及下述外观检查、压力试验和系统联合调试试验外,其他按8.2的
规定进行。
按8.2.1的规定进行,并符合GB 50235 的规定。
冷却设备及管道完成现场安装后,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2倍~1.5倍,试验时间1
h,冷却设备
及管道应无破裂或渗漏现象(试验时,短接与换流阀塔连接处的管道)。
冷却设备与换流阀塔连接后,试验压力、试验时间等应根据换流阀试验要求确定。
其他按8.2.4的规定进行。
换流阀带负载运行,验证冷却设备的冷却能力和温度调节能力以及换流阀要求的其他技术指标。
冷却设备的包装应符合GB/T 13384 的规定。随机文件应有:
a) 装箱清单;
b) 产品合格证;
c) 产品安装及使用说明书;
d) 产品成套及备件一览表。
冷却设备运输过程中,不应有剧烈振动、撞击和倾倒放置,运输环境温度应为-25℃~+55
℃,但
去离子装置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应保持在0℃以上。
应符合 GB/T 3859.1 的规定。
冷却设备铭牌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规格型号;
b) 冷却容量;
c) 额定流量;
d) 额定压力;
e) 热交换器类型;
f) 额定输入功率;
g) 额定输入电压;
h) 生产厂家;
i) 生产日期;
j) 质量。
GB/T 30425—2013
(资料性附录)
冷却设备选型参数及配置条件
表 A.1 给出了冷却设备选型参数及配置条件。
表 A.1 冷却设备选型参数及配置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30425-2013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水冷却设备. 进一步学习